广西快乐双彩开奖統果 www.doojj.com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因為個人種種原因而不得不停牌進行資產重組,隨后恢復過來之后才會復牌。這種情況下的操作行為是上市公司根據其公司的發展自由意愿決定的。然而日前滬深交易所頒布了新規定,上市公司可以被強制復牌,這是什么意思呢?相信很多人都不懂這一波神操作,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說道說道。 日前,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了《上市公司籌劃重大事項停復牌業務指引》和《上市公司停復牌業務備忘錄》,以規范上市公司停復牌行為。此次滬深交易所發布停復牌新規,顯然并非僅僅只是為了“迎合”納入MSCI指數這么簡單,而是上市公司隨意停牌與延期復牌倒逼下的結果。 目前滬深市場每個交易日停牌的上市公司在300家左右,而隨意停牌的現象到底有多嚴重,或許數據更能說明問題。來自資訊數據顯示,截止5月27日,涉及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停牌的A股上市公司共計208家,其中有64家停牌時間已經超過了3個月,13家超過6個月。而像建發股份(600153)、恒康醫療(002219)以及三變科技(002112)等上市公司,其停牌時間甚至已經超過了300天。超長的停牌時間,不僅剝奪了投資者的交易權,更會引發市場的流動性問題。
其實,對于上市公司的停復牌問題,此前監管部門亦出臺過相關規章制度。比如上交所在2015年1月前后,曾陸續發布了《關于規范上市公司籌劃非公開發行股份停復牌及相關事項的通知》、《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信息披露及停復牌業務指引》,著重明確了非公開發行和并購重組兩個主要業務領域的停復牌標準和要求。像《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信息披露及停復牌業務指引》,就規定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的停牌時間最長不超過5個月,但事實又如何呢?某些上市公司停牌時間即使超過了5個月,也會以多種理由突破期限,為其繼續停牌創造“條件”。
|
|
||
|